欢迎进入长春人民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官网
人民话中医|不治已病治未病

世界卫生组织指出:亚健康是21世纪威胁人类的头号杀手。

1.jpg

如果疾病与健康是人的一种状态的话,那么“亚健康”就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。有许多朋友对亚健康并不在意,因为在他们的脑海里,没有疾病的身体就是健康的身体。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,每一个疾病都有一个潜伏期,正是这个潜伏期蒙蔽了许多人的眼睛,完全地依赖现在医学的临床检测来判断一个人的健康与否,最终只能让许多疾病往往没能及时地得到治疗。



这充分说明预防比治疗重要。

这些令人震惊的数字,无不在提醒着我们:关注健康,预防大于治疗。


2.jpg



随着现代社会的亚健康化,预防的作用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,然而早在几千年前的《黄帝内经》中,古人早已提炼出预防的要义,并追根溯源,给了我们深刻而具体的剖析。


《黄帝内经·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云:“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,不治已乱治未乱,此之谓也。夫病已成而后药之,乱已成而后治之,譬犹渴而穿井,斗而铸锥,不亦晚乎”。这句话提出了“治未病”的思想,阐明了“治未病”的重要性。


4.jpg



“治未病”包含两个方面,一是未病先防,一是已病防变。 


未病先防:

一是尚无病,这里的“未病”还可深入分解为 “平人”和“未病之病”两个概念,“平人”亦即健康者,“未病之病”是潜在的有可能生病之人,可以说是亚健康者的主体。


已病防变:

二是已病者(或病而未发),此时的“未病”是已病状态下的“未病”或“病虽未发”征兆已见,或仅停留在某一脏(某一阶段)并未累及一下阶段 (它病未发)。在两大“未病”之间是“欲病之病”,可能或将要生病但尚未表现为生病,它与已病中“病虽未发”、“病而未发”一样,只是处于疾病发展的前后不同阶段。


3.png


中医学认为,人体健康是人与自然、社会协调以及自身阴阳动态平衡的结果,如果阴阳失衡,即可产生亚健康状态乃至疾病。


可以说,《黄帝内经》中“治未病”的思想对中医学有着深远的影响。它对养生保健、防病治病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,数千年来一直有效地指导了中医学的防治实践。中医的未病之病、欲病状态与现在亚健康状态所指的非疾病非健康状态基本相似,还包含了现代一些疾病的先兆以及疾病高危人群等。这一认识是今天亚健康研究与防治工作的历史依据和逻辑起点。


中医药文化,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。它不仅仅包含着有关疾病和健康的理论与经验,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。中医药文化的传承,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。长春人民药业集团弘扬传统文化,传承黄帝内经,时刻牢记所肩负的历史使命,捍卫人民健康,乐享天赐华年。


网站首页 | 电子地图 | 意见留言 | 返回顶部